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品质生活”几个字随处可见。商家用品质生活来吸引顾客,顾客因为品质生活而买单。似乎一夕之间,在解决了基本“衣食住行”的保障之后,所有人都向往着能过上“品质生活”。那究竟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品质生活?品质生活等同于品质吗?

究竟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品质生活?品质生活等同于品质吗?你是否打心眼里就认为,上万的包质量就一定好过几百元的?进口的化妆品成分就一定比国产的来得高贵?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就一定比中学毕业的更加出色?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但上万的包包、进口的化妆品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代表的未必是品质,却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人们所向往的“品质生活”。简而言之,在大部分人看来,品质生活依旧等同于金钱层次。

也就是说多数人眼里认为的“品质生活”还是用钱砸出来的,昂贵的包和化妆品是身份的象征,高等教育给你气质与内涵。一份皮蛋瘦肉粥成本3元,路边摊叫价5元,早餐店卖7元,商业中心粥铺售价15元,外卖点单精致包装加小菜外加配送费,你欢天喜地拿到手支付25元,这就是你想要的品质生活?而你可能不知道的是,你点单的外卖依旧有可能只是路边小摊中做出来的。

前不久听过一个案例:有户上海普通市民,家中房产两套,为了支持儿子出国读书卖掉一套,儿子海归回国在沪找工作,多方折腾入职后起薪六千,眼看儿子需要结婚却无力再购置房产,一家人无奈挤在一套小房子中生活。试问此景,这是否就是他们想要的品质生活?即便知识无价,我们在投资教育方面是否依旧要考虑量力而为?当今的教育投资中,从来不乏家长重金栽培:天价学区房、昂贵的私立学校、各种高阶培训班,所有的孩子手持各种证书自信满满地走出来,身后跟着的是背负一连串账单脚步沉重的父母。这些孩子看似非常“品质”,实则严重缺乏个性和思想,犹如生产线上制造的高品质商品,他们脸上带着与年龄极度不匹配的成熟气质,往往让人不寒而栗。而当家长们的重金投资最终并没有换来他们期待的“品质生活”,投资与回报严重不成正比之时,不知又作何感想?

而今不少女孩子在相亲时总喜欢通过观察相亲者的消费观来做判断,比如我就不止一次地听到过:“这个男生真小气,竟然请我吃团购火锅”“特地选在下午约我出来,就喝了一杯咖啡,为的就是不请我吃晚饭吧”“穿了一件半旧的衬衫,戴着眼镜背着双肩包,一看依旧是加班狗程序猿”“他是坐公交车来的呢!我怎么可能嫁给一个没有车的男人”……

试想如果这个请吃团购火锅的男生是你的弟弟,请喝咖啡的男人是你尊敬的上司,程序猿模样打扮的是家境不错的你相熟的男同学,坐公交来的男人实际是你推崇绿色出行的老板……你还会用这样的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们吗?团购火锅怎么就不品质生活了?喝咖啡就一定代表贪图便宜吗?程序猿一定是加班狗?乘坐公交就能代表一个人的真实身份吗?很有可能你为此错过的就是一个本不错的未来伴侣呢?

最近听到的故事仍旧是有关金钱与品质的权衡。朋友与我吐槽闺蜜赴港旅游归来,给她和另一个朋友分别寄了礼物,她起先还是相当感激,直到听说另一个朋友收到的礼物价格比她的高了大约五十元,为了这五十元,朋友不断与我吐槽,意思大抵都是闺蜜偏心不公正,她此前给闺蜜的礼物价值每次都超过这个等等。我只好不断与她分析:这个礼物本是她自己心仪了许久,闺蜜有心特地给她购买,这难道还不足以显示诚意?况且自己需要的、喜欢的难道不是更重要?非得是这五十块更重要?

想起一个段子:“我明明喜欢的是苹果,你却送了我一车香蕉。”在人与人之的交往中,难道不是诚意和心意来得更重要?一味地只是砸钱、盲目付出,最终的结果也不过是招人反感与厌恶罢了。

前阵子我吐槽自己:发现自己对生活简直毫无要求,如果是一个人绝不会去什么好地方吃喝,躲在小馆子里吃碗面或者粉丝汤,或者瘫在电脑前随便捞碗泡面,其满足感绝对超过特意打扮然后去很远的地方吃顿大餐。这么些年来发现最开心的日子还是在乡下抬头看云的时候,最好吃的棒冰是一块钱的盐水棒冰,最喜欢的包包是简洁的帆布袋子,最舒服的鞋是我妈地摊买的布拖,最好喝的饮料是五毛钱一瓶的玻璃装汽水。追求什么品质生活?远不如放飞自我来得比较快乐。

所以我们想要的品质生活,其实通常都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

你以为你想要的是豪车别墅居家阿姨,事实上你想要的不过是一个温暖的房间、一个爱你的人;你以为你想要的是高薪高地位高消费,事实上家人亲手制作的小菜远比你高消费带来的快乐多。你的收入每增长一倍,相应你的幸福感通常没有增长一倍,甚至还有可能倒退,月薪四五千的民众幸福指数往往比四五万的高薪阶层要来得要高得多。所以很多人不快乐的真实原因其实在于没有弄懂自己想要什么,一味地为了追求所谓的“品质生活”而丧失了自我。

来源:ONE

Reward this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