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道歉,第一时间肯定会想到那个无厘头的金句:“道歉有用的话,要警察干吗?”其实我想说,即使没有警察,也不见得道歉就管用啊。而且生活中好多事儿,通常都是道歉比不道歉更容易惹人生气。
为什么呢?先来给道歉下一个定义吧。
什么是道歉?
这是一种为不适当或有危害的言行承认不是的主要方式,我们承认使人委屈或对人无礼,同时表示遗憾,给予补偿,并且要以礼节或者行动获得对方的理解和原谅。
那什么是行之有效的道歉?刚才提到,“道歉”是一种礼节,并且要付诸实际行动。所以,有效道歉要求的是心态端正,真心诚意,要为自己的言行付出一定的代价。
而且,真正的道歉,目的绝不仅仅只是为了获得原谅。
列举两个道歉的例子逐一说明。一个是发生在公众人物身上的,一个是身边的朋友。
去年年底,俞敏洪在网络上彻头彻尾地火了一把,却不是因为教育,而是由于一个类似“红颜祸水论”的论调。
他抛出了一个这样的观点:
“衡量和评价的方向决定了教育的方向,就像女生挑选男生的标准决定了这个国家男人的方向。现在中国女生挑选男人的标准就是要赚钱,不在乎良心好不好。所以,一个国家好不好在于女性,现在中国的堕落,正是因为女性的堕落导致了整个国家的堕落”。
观点一经传出,舆论一片哗然,几乎都在抨击他这种落后的男权思维,很快他就倍感压力,跑去微博向妇联及广大妇女道歉,重申自己的论点:“高素质的、追求知性的妻子能给丈夫以正确的引导,同时可以教育出更高素质的下一代”。
这样一个从教育角度出发的言论看起来的确没什么毛病,还有几分理性的意味,但显然大家仍然无法接受他的道歉。
因为大家感受到了,他并不是真的在道歉。
一来他觉得自己是公众人物,是企业家,身上扛着教育的大旗,在不恰当的场合公开发表了不合时宜的言论,引起众怒,他担心自己抗不住这个压力和后果。
二来,他关闭微博评论,借着道歉的名头再次了强调自己的观点——“女性的水平代表了国家的水平”,这是一种挑衅。
再来聊聊生活中这个引发众怒的人,他是朋友公司的同事,经常明里暗里骚扰同事和客户,浅层次的是言语挑逗和发发图片,严重时会刻意制造一些肢体接触进行身体冒犯。
突然有一天,东窗事发了,大家站出来披露他,一时间,他被实名挂出,在社交媒体上,在大家的朋友圈里。
他当时找朋友聊天,大意如此:我其实已经跟很多人道过歉了,你们不要以为我不知悔改、执迷不悟,这种毁灭性的打击对我而言也是一次沉痛的教训,我肯定要改的,否则我也混不下去了。我为此事受到的惩罚也已经够多了吧?你们真的以为我是在悠哉悠哉过日子吗?
这样的道歉你会接受吗?这样的道歉措辞,恐怕看了只会令人更生气,避重就轻,粉饰太平。 他也并不是真的在道歉,只是想尽快表个态,糊弄过去,否则会影响自己在行业内的发展。
“道歉”曾被人誉为“人与人之间能够进行的最深刻的互动”。道歉的时刻,原本是信任最容易被建立,也最容易被毁灭的时刻。一次真诚、主动的道歉,有可能极大拉近两个人的距离,使受害方感受到被理解、被尊重;而不真诚的道歉,则可能进一步撕破两个人的关系。与不真诚的道歉一样糟糕的,是反复为同样的行为道歉,却又让同样的行为反复出现。
受害者很多时候所需要的,往往不是言语上的一句“对不起”,而是希望施暴者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开始在乎他人的感受。
道歉很容易,可是要想真的解决问题却很难。
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在等一句道歉,等到了又很空虚、很无助。因为他们知道,伤害已经发生,道歉很多时候无法弥补往事,也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因为他们知道,道歉只是一句轻飘飘软绵绵的话,无需付出太多成本和代价。
俞敏洪和朋友公司的同事这两种道歉就是既不真心诚意,也无需付出任何代价,且都是为了谋求表面上的原谅,都是为了自我得到与满足。
俞敏洪的言论,本质上没有真正的受害者,但也可以说每个女性都是受害者。大家骂他的目的,不是为了得到他在社交网络上的道歉,而是为了修正他的观念,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言论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朋友的同事,直到最后还只在乎自己的处境,并且一边道歉,一边继续跑去骚扰其他人,毫无悔改之意。退一万步,抛开他的心态不谈,他事发后的所有行动,也令这份道歉无效。我们根本不能、也不可以选择原谅他。
一个比较极端的说法,我们都知道杀人是要被判刑的,事态严重者是死刑,死刑犯被处死也并不能让受害者起死回生,但是为什么我们还是要惩罚罪犯呢?从法律和人道的角度来说,都是因为他犯罪了,他应该受到惩罚,应该为此付出代价,而这种刑罚,并不是为了让受害者原谅他。
他出于忏悔、自责,或是为了减刑等诸多原因,会向受害者家属道歉,这个道歉是无效的,但却是有意义的。
很多时候,道歉说不说出口真的没那么重要,表现诚意很重要。
对于受害者来说,一个什么样的道歉,可以令他没那么生气呢,是态度端正并且有所悔改行为的道歉?或是付出了精力、物质代价的道歉?
我认为本质上是没有的。伤害早于道歉产生,很多人出于种种原因接受了这份道歉,但内心的伤口却没有真正愈合。并且,受害者有决定自己是否接受道歉的权利。
很多时候处境微妙之处在于,你接受道歉但是心底其实原谅不了,你不接受道歉别人又会说你事儿,说你没有容人之量。但世界上好多事儿本就该让它成为“事儿”。出于警醒也好,出于惩罚也罢。
更何况,施暴者的道歉,如果受害者不接受,他要付出的成本和代价才更大。
岳云鹏当初家里边的条件不好,早早去打工补贴家用。因为年纪尚小,只能去饭店当服务员。某天因为将五号桌的酒送到了三号桌上,被三号桌的顾客不依不饶骂了三个小时,他一直给对方道歉都无济于事。最终饭店的负责人把他骂了一顿,然后将他开除了。
后来他在央视的《面对面》上提及此事,一度落泪,表示“许多年过去,我还是恨他,永远也没有办法原谅他”,可见这件事给他留下了多大的人生阴影。
无论是对于受害者还是施暴者,想要内心坦荡并处于良好的关系中,道歉是必须。
可并不是所有的道歉都有用,关键是如何道歉,有效的道歉对事件中的双方才有积极的意义。
来源:ONE
10 条评论
反作用力啊,哈哈!礼仪这种东西,太分场合。
有时表面上道歉,实际上是嘲讽人家,这样才高章!
情商啊
新年快乐!
突然想到瞎看更得一期道歉大师的节目
真的就是这样子,有时候苦恼的不是去道歉的勇气,就是怕去道歉了,反而不会得到原谅。
新年快乐,你好长时间没去我那坐坐了。
这段时间都没时间上网
很多时候,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更可贵
写得不错